英國喬治王朝以大不列顛Hanovarian君主命名,包括四個喬治國王。喬治一世(1714-1727)第52任君主,喬治二世(1727-1760),喬治三世(1760-1820)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國王。喬治四世(1820-1830)以及威廉四世(1830-1837)。這期間歷經了從18世紀初到19世紀中巨大而深遠的社會變遷。傳奇的人物和眾多歷史事件完全改變了當時的世界。
這是一個屬於莫札特、蓋恩斯伯勒的時代。一個屬於對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的裝飾審美情趣的年代。此時的美國正經歷著以喬治華盛頓以及探險家Louis和Clalk為代表的革命期。當時的法國經歷了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時代、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約瑟芬皇后和瑪麗路易斯(Marie Louise)。當時的俄國是凱薩琳大帝的繁盛期。所有的這一切,結合著科學技術的大步向前,人們對世界的
...
Read More
維多利亞時期的珠寶風格從英國維多利亞女王1837年登基到1901年去世共持續了64年。這64年又被劃分為三個階段:維多利亞早期的浪漫主義風格(1837-1860)、維多利亞中期的奢華主義風格(1860-1885),以及維多利亞後期的唯美主義風格(1885-1901)。
維多利亞早期(1837-1860):浪漫主義風格珠寶
(浪漫主義,自然主義,抒情主義,宗教影響,中世紀主題等)
維多利亞早期的珠寶風格常被描述為浪漫或抒情主義。這一風格折射出重獲自由的年輕女王正經歷著從戀愛到步入婚姻殿堂的浪漫時刻。於此同時的英國正處在工業高速發展和機械迷戀的年代。
舞會、晚宴等的社交場合所穿著的晚禮服以黃金、珠寶等華麗首飾的搭配為主流,而白天則是不太昂貴的象牙、龜甲、珍珠等材質來搭配服裝,其中以珊瑚...
Read More
和喬治王朝以及維多利亞時期珠寶一樣,愛德華時期的珠寶是以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1901-1910)命名的。這也是最後一個以英國君主命名的珠寶時期。
與他的母親維多利亞女王相比,愛德華是一個快樂的、愛奢侈的人。即使在他還只是威爾士王子時,他就已經有了花花公子和賭徒的壞名聲。在他的加冕禮之後,他仍然將他的大量時間花費在和各類富豪的社交活動中。珠寶再一次成了這些極度奢華富豪盛宴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當我們審視愛德華時期的珠寶風格時,其實這種風格的誕生在愛德華七世加冕之前就已經慢慢出現了。
而他的結束時期也並非愛德華七世逝世的1910年,準確的來說應該到差不多到幾年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才愛德華時期的珠寶才落下帷幕。對於歐洲其他地區來說這一時期又被稱為美好年代(le Bell...
Read More
在1940年代初期,珠寶藝術的創作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再次被終止。特別是如白金這類稀有金屬變的非常的稀少,甚至在有些情況下被禁止買賣。戰時期間,珠寶商用鈀來代替鉑金。為了彌補大量缺少黃金的情況,混合了少量的黃金和大量銅比例的合成金出現在市面上了。這種合成黃金看上去有一種微微泛紅的光澤。
在這一時期,珠寶商巧妙的運用了合成金的黃金比例,使黃金在一件作品上散發出多種的色彩。黃金被不同的方法來製作,例如各種交錯編織和纏繞的手法。各種運用金銀線工藝和蕾絲編織的圖騰出現在珠寶設計上。多種紋理被同時運用在一件珠寶設計上,有時以啞光和明亮型的顏色呈現並加以區分,來突出整件設計。黃金成為了1940年代到1950年代珠寶設計的主要材質。
誇張的閃耀的設計成為了復古年代珠寶的主要特徵。蛇...
Read More
直到最近,1950年代戰後的珠寶設計才被珠寶學者們歸類,並賦予歷史上的展望,當時珠寶描繪了藝術多樣性的誕生,風格也被一直延續到現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個流行文化被改變。在1947年,迪奧在時裝界展示了一種全新的形象,使得女性化的柔美風潮再次回歸。長裙、收腰款、帶有裝飾性的領口設計使得珠寶設計風格也隨之改變著。
1950年代的社會和文化也同時受到了革命性的影響。例如搖滾、電視和垮掉的一代的出現。當時的珠寶設計風格被分為2個方向:分為大型的高級珠寶作坊和傳統生產製造業以及經典珠寶風格,以及一個在成長中先鋒前衛派的藝術家團體所創作的新現代主義藝術設計珠寶。創意和個性成為了這一時期珠寶設的印記。
同時經濟和產業的復甦湧現出一大批中產階級。暴發戶們渴望追求奢華...
Read More
從17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珠寶設計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風格。1625年我們清楚的了女性對文藝復興時期嚴肅且歪曲的穿衣風格的反擊。因此,面料柔軟的,帶有流動線條的低領口長外衣成為當時新的時尚。為了迎合這種新的服裝潮流,一種全新的珠寶風格被創作了出來。上述所說的狀況基本可以應用在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由於17世紀歐洲地域性的差別,這種流行趨勢並非馬上在德國、英格蘭和荷蘭等地流行起來。
17世紀後半葉由於宗教衝突,導致歐洲各國的分裂。許多抗議的手工藝人們從他們出生的天主教國家逃離並求助於同樣處於抗議國的如荷蘭共和國的庇護。
與此同時,法國宮廷成為了歐洲時尚的領導者。在文藝復興時期,時尚由西班牙的哈普斯堡宮廷和奧地利宮廷領導,他們通過外交婚姻和政治影響來保持宮...
Read More
在歐洲,藝術家們從古希臘和羅馬世界獲得靈感來創作,因此幾乎一半的藝術形式在15世紀的義大利被改變。在文藝復興時期,得到那些及其富有的義大利各城市的皇室貴族所贊助的藝術家們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去發展盒創作他們的藝術技藝和風格。當時的藝術風格也並非是對經典的單純臨摹,更多的則是從遠古時期的雕塑中獲取靈感而產生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
在文藝復興時期,珠寶的設計風格並沒有被直接影響到。幾乎任何被人們所知的古代首飾(除了貝殼雕塑類首飾)都持續貫穿在整個中世紀的時尚潮流中。
古老的技藝如微妙的金銀絲細工,雖然所有的黃金首飾都被保留了下來,但是這些經典而富有神話色彩的主題使得人們和遠古的世界聯繫了起來。聖經主題在中世紀從來都是最流行的在整個文藝復興時期中並直...
Read More
從1839到1901是英國女皇維多利亞( Victoria)多姿多彩的統治時期,當時英國國力稱霸全球,皇家貴族就像現在的電影明星是民眾的矚目焦點,他們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領導了世界時尚的潮流。在19世紀之前,珠寶仍然是皇家貴族的特權。直到工業革命的出現提高了生產力,社會中出現了部分富有的中上層階級後,珠寶才走進了平民和小資人士的生活舞台。
古董珠寶主要經歷了如下幾個時代
- 1760-1837 Georgian 復古的中古時代風格
- 1837-1860 early Victorian 華麗大氣的維多利亞早期風格
- 1861-1901 late Victorian 精緻莊重的維多利亞晚期風格
- 1895-1917 Edwardian, 鉑金工藝問世後的鏤空藝術風格
- Art Nouveau 精巧手工鑄造的自然清新風格
- 1919-1935 Art Deco 幾何與珠寶的完美結合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