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lgari是繼法國Cartier(卡地亞)和美國Tiffany(蒂芙尼)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珠寶品牌。這個品牌源自希臘,創始人Sotirio Bulgari(索蒂裏奧·寶格麗)在希臘伊庇魯斯小鎮發跡,開創他的銀器生涯,當時的店鋪都還存留著。1877年,他離開了希臘,前往科孚島,再到那不勒斯。
1881年,Sotirio Bulgari舉家移民到義大利的Viadeicondotti大街10號,這個地方至今還是公司總店所在地。1884年他在羅馬開了一家銀器店,創立了Bvlgari公司,專門出售精美的銀制雕刻品。
Bvlgari的正式商標採用古羅馬式拼法的“BVLGARI”,而非“BULGARI”,因為古羅馬的字母中沒有「U」。BULGARI是希臘的姓氏。
到了20世紀初,Sotirio的兩個兒子——Giorgio Bulgari(喬治·寶格麗)和Cosiantino Bulgari(科斯坦蒂諾·寶格麗),開始熱衷於製作寶石首飾。在跟隨父親學習了多年生意經之後,兄弟二人...
Read More
回顧Cartier(卡地亞)的歷史,就是回顧現代珠寶百年變遷的歷史,在卡地亞的發展歷程中,一直與各國的皇室貴族和社會名流保持著息息相關的聯繫和緊密的交往,並已成為全球時尚人士的奢華夢想。百年以來,美譽為“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的卡地亞仍然以其非凡的創意和完美的工藝,為人類創制出許多精美絕倫,無可比擬的曠世傑作。
卡地亞的傳奇故事開始於1847年。29歲的Louis-Francois Cartier(路易士·弗朗索瓦·卡地亞)從師傅Adolphe Picard接手了位於巴黎rue Montorgueil 31號的珠寶店。1910年,卡地亞“雙C”標誌問世。這意味著卡地亞的正式誕生,這顆心形的標誌象徵著一個傳奇愛情故事和奢華王國的開始。
1853年卡地亞遷址到rue Neuve des Petits Champs 5號,並在1854年迎來了第一位美國客人。
這一時期的法國正處於拿...
Read More
十九世紀的義大利珠寶商-凱斯泰拉尼是位虔誠的珠寶考古学家。他著迷於祖先伊特魯斯坎人的黃金工藝。始終在追尋那浪漫民族的身影。
1836年,伊特魯斯坎族人 Regolini-Galassi 的葬墓被打開,凱斯泰拉尼終於見到他日夜尋覓的黃金珍寶。西元前9世紀至西元前4世,紀伊特魯斯坎的黃金首飾擁有舉世聞名的黃金粟珠工藝。10公分左右的金碗上佈滿0.3mm的金珠總數多達13萬7千粒之多。後來藉由羅馬東征,此項工藝傳至波絲與印度地區。但或許缺乏伊特魯斯坎人天生的藝術靈氣,別的地方的金珠做得既平面又鬆散而弱小伊特魯斯坎人就像出現在古代神話的精靈般留下高超的藝術工藝之後消失無蹤。
直到19世紀的歐洲,他們的後代凱斯泰拉尼仍然難以達到2500年前的水準。可是凱斯泰拉尼就像著魔一樣瘋狂的研究.實驗各式各樣的製作...
Read More
Chaumet(尚美,曾譯為:綽美)跨越了兩個世紀依然展現無與倫比的璀璨光芒。Liens戒指將珍貴的天然礦石與貴金屬化做滿載Chaumet意象的時尚符號,戒指中間的連接設計,不但象徵Chaumet 傳承過往與未來,更代表男女之間的結合,意義非凡。
1780年,Chaumet 伴隨著拿破崙的榮耀揭開它偉大的開端。Chaumet的創始人Marie-Etienne Nitot 以遠見卓識的目光,完美地將令人眩目珠寶與拿破崙神話結合起來,並將珠寶獻給了皇帝。成為皇帝指定的珠寶商之後,他又為皇后Josephine與Marie-Louise設計了皇劍、皇冠和所有其他華麗的服飾。拿破崙在戰場上戰無不勝,在舞會裏的表現也無與倫比。
在Nitot 的繼承人Jean-Baptisfe Fossin兄弟繼任時,珠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要求來定做。珠寶的形狀有常春藤葉狀、紫羅蘭狀、心形、勿忘草狀。歐洲皇室宮廷成員都被珠寶的魅力所吸引...
Read More
David Webb 大衛‧韋伯是世界十大頂級奢侈品珠寶品牌,1948年誕生於美國。是設計師David Webb創辦的同名品牌。創始人David Webb在16歲時,從他的家鄉艾西維爾市(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來到紐約。開始以設計師的身份進入珠寶界,並在那裏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半。1948年,他們在紐約第57街創建了David Webb珠寶公司。在短短幾年內,David Webb珠寶迅速擴張,很快確立了在珠寶界的地位。David Webb定位于高端珠寶品牌使美國奢華珠寶的典範。
David Webb的才華和魅力受到了紐約上流社會的追捧。成為美國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傑出代表。David Webb的靈感來源於對大自然的感悟,設計變化多端,貼近自然。動物形態的珠寶設計打破了珠寶設計的固有模式,黃金、琺瑯、色彩、紋理、形狀等各種元素構成了他的作品,幾乎統領了整個70年代。
1975年David Webb英年早逝...
Read More
皇冠是國王和王后的身份和權力象徵,在幾百年前英國的王族,已經喜愛選用名貴的寶石,配以非凡的設計,以表現崇高的地位和品味。成立于1735年的珠寶商Garrard,被維多利亞女王頒賜Crown Jewellery(皇冠珠寶商)的美譽,而且多次為王室人員設計加冕皇冠,地位舉足輕重。戴安娜在自己的世紀婚禮上,戴了一枚價值約28500英鎊的藍寶石戒指,由Garrard專門定制,採用了18K白金戒托,中間鑲嵌了一枚12克拉、橢圓形錫蘭產的藍寶石,四周則由14顆高品質的南非鑽石陪襯。
在1735年,George Wickes 獲威爾斯王子欽點為專用金匠,令Wickes聲名大噪,繼而自立門戶。但到了1802年,Robert Garrard入主後,便將品牌命名為Garrard。而多年來品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被維多利亞女王頒賜Crown Jewellery(皇冠珠寶商)的美譽,更在1911年被任命設計瑪麗女王的加冕皇冠,...
Read More
當夢露戴上Harry Winston(哈利·溫斯頓),她們已將彼此視為知己:一個有傾國傾城的容貌,一個能以富可敵國的身價匹配;一個是用 “ 嫁個百萬富翁 ” 自我標榜的物質女孩,一個果然也有從美國大亨直到阿拉伯王子的大把豪富主顧可供備選。只不過,夢露早已西去,Harry Winston 卻仍是享譽全球的超級珠寶品牌,非但不顯珠黃,更是挾了一股子珠光寶氣于1990年進軍鐘錶界,8年後推出了第一款圓形珠寶表系列“ Signature ”。
創始人Harry Winston(哈利·溫斯頓)定下的“大氣派、高目標”也在現有的5大系列──TheAvenue、Aurora、Excenter、Premier及Opus中得以完整保留:堅持只用K金和純白金打造表殼,堅持將每只表的製作時間控制在1年以上,堅持限量發售,堅持為顧客免費提供世界知名保險公司Lloyd ‘ sOfLondon整一年的遺失、盜竊險……
Harry Winston擁有天...
Read More
Herman Marcus 91年傳奇的珠寶商人生涯開始於1850年,並由其兒子、孫子三代相傳。他對珠寶領域的傑出貢獻和以高標準製作珠寶的專業精神被業內和他尊貴的客人們高度尊重和認可。
Marcus是1828年12月25日出生於德國,1850年來到美國紐約。他到美國的第一份工作是農場工。5年後他開始為Tiffany公司工作。1864年他和Starr成立了Starr&Marcus珠寶公司。他們設計製作的珠寶非常精美,這使得他們的店變得有名起來。一名紐約時報的記者在1872年報導了有關Starr&Marcus非同一般的珠寶
收藏品。他們當時還為美國國會制作“傑出的軍隊和海軍服務”勳章。因為對鑽石的運用而使得Starr&Marcus被廣泛關注。一篇紐約晚報的報導曾經說道:“Starr&Marcus已經將通俗珠寶置於腦後,他們已經抓住了敏感的鑽石的靈魂,並給以他們最合適的設計。”
在1976年的費城...
Read More
雷蒙亞德13歲為紐約著名的Marcus&Co公司做門童開始進入珠寶行業。11年後,知識淵博為人低調的雷蒙亞德在洛克菲勒先生的鼓勵下於1922年紐約第五大道成立了他自己的珠寶公司。洛克菲勒先生也慷慨的將自己的家人與朋友介紹給他。24歲的雷蒙亞德不曾想到曾經他幫開門的客人有一天成為了他的客人和朋友。
雷蒙亞德成為了紐約最有影響力和權勢的家族和明星設計和製作珠寶的珠寶商。洛克菲勒家族,萊斯曼家族和沃爾沃思家族都曾是他的常客。為客人定制和尋找世間頂級珠寶和堪稱完美的工藝成為了雷蒙亞德珠寶的標誌。
雷蒙亞德的珠寶以混鑲和單鑲的設計風格著稱。他試圖讓首飾體現整體的美感而並非僅僅局限于凸顯貴重的寶石。他排斥以寶石來壓倒和制約設計。雷蒙亞德公司出品了很多可以拆分為髮夾或多個胸針的幾何裝飾藝術風格...
Read More
裝飾藝術運動時期最著名的首飾、玻璃設計師。拉利克的早期作品反映出新藝術風格的影響,20年代起,裝飾藝術風格成為他設計的主旋律。他的設計被稱為“沒有時間限制的風格”,富於想像,設計動機來源於東方藝術、古典風格和現代藝術的某些因素。拉利克的設計成就主要體現在珠寶方面。
他的作品是嬌柔豪華的法國新藝術風格的最好見證。在他的珠寶設計中,大量運用來自自然的圖案裝飾,其中植物和昆蟲圖案最為常見,並且被處理成怪異的形式。此外,他對材料的選擇也極富想像,包括仿寶石、彩金、搪瓷、不規則珍珠和半透明角。
女人體是拉利克設計中愛用的另一個主題。珠寶上的女人體刻劃細膩,栩栩如生。如1895年他向法國藝術家沙龍送交的展品中,有一件特別迷人的蜻蜓珠寶。拉利克在這件異乎尋常的胸針中加入了一個全...
Read More
Tiffany & Co.(蒂芙尼,也譯作第凡內)1837年創建於美國紐約,剛開始是以銀制餐具出名,在1851年推出了銀制925裝飾品而更加著名。1886年,蒂芙尼推出了最為經典的Setting系列鑽戒。它的六爪鉑金設計將鑽石鑲在戒環上,最大限度地襯托出了鑽石,使其光芒得以全方位折射。“六爪鑲嵌法”面世後,立刻成為訂婚鑽戒鑲嵌的國際標準。到19世紀末,蒂芙尼的實力已經與歐洲珠寶商不相上下,它的顧客中包含有歐洲王室與富豪,創始人查理斯·蒂芙尼則被美國媒體稱為“鑽石之王”。1950年好萊塢著名女星奧黛麗·赫本就是因為出演《TIFFANY的早餐》而一舉成名。
Tiffany,美國設計的象徵,以愛與美,浪漫和夢想為主題而風譽了近兩個世紀。它以充滿官能的美和柔軟纖細的感性,滿足了世界上所有女性的幻想和欲望。Tiffany的創作精髓和理念皆煥發出濃郁...
Read More
瑰麗而神秘的光芒是法國頂級珠寶品牌梵克雅寶的永恆之光。自1906年在巴黎Place Vendôme芳登廣場22號奠下基業,建立了讓世界驚豔的創意王國,梵克雅寶從此在頂級珠寶設計的舞臺上接連綻放出絢爛光芒,成為國際頂級珠寶殿堂中的至尊品名。
梵克雅寶的起源
梵克雅寶的故事始於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1896年,來自寶石世家的艾斯特爾-雅寶與阿姆斯特丹鑽石商的兒子阿爾弗萊德-梵克喜結良緣,這段傳奇的曠世姻緣奠定了一個偉大品牌的誕生。
1906年,阿爾弗萊德-梵克與艾斯特爾-雅寶的兄弟 — 查裏斯和祖利安合作在尊貴的巴黎凡登廣場(Place Vendôme)22號設立了梵克雅寶的第一家珠寶精品店,從此翻開了梵克雅寶歷史發展的第一章。
凡登廣場是法國精神的縮影,這裏承載著18世紀君主王朝的高貴神韻,孕育了經典主義的和諧與協調。坐落在這...
Read More
珠寶恒久遠的真正意義,是設計可穿越古今,才可成為真正的Timeless。美國殿堂級珠寶品牌Verdura於40年代開始為好萊塢影星名人設計珠寶,它的緣起跟法國著名品牌香奈兒(Chanel)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Verdura創辦人Fulco di Verdura是義大利西西里世襲公爵,1930年代曾是香奈兒首席珠寶設計師。香奈兒有一款經典作品,寬鐲上鑲嵌了彩色寶石的馬爾他十字架,就是佛杜拉(Verdura) 的設計作品。在8年多的時間內,Fulco di Verdura公爵持續不斷地支持著香奈兒女士的珠寶設計。縱貫整個20世紀30年代,佛杜拉(Verdura) 的創作側重於中世紀式主題抑或奔放率性的風格。這些風格在戰後成為香奈兒 (Chanel) 公司形象的核心層面。 由於Verdura出身貴族,他的設計具有典型的「藍血」氣息、奢華而獨具個性。
Verdura有別傳統的設計風格,令人趨之若鶩。...
Read More